【ldquo(争做文明的小学生及rdquo及主题班会活动方案)】一、活动背景:
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,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。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、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,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不仅有助于他们个人的成长,也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。为此,我校决定开展“争做文明的小学生”主题班会活动,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,增强文明意识,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。
二、活动目的:
1. 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,提升自我修养;
2. 倡导讲文明、懂礼貌、守秩序的良好风尚;
3. 通过互动与讨论,让学生认识到文明行为的重要性;
4. 激发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,共同维护良好校风。
三、活动时间:
2025年4月5日(星期六)上午9:00—10:30
四、活动地点:
各班教室
五、参与对象:
全体在校小学生及班主任教师
六、活动准备:
1. 班主任提前收集有关文明礼仪的图片、视频资料;
2. 学生分组搜集“文明小标兵”的典型事例;
3. 准备黑板报或PPT展示内容;
4. 设计互动环节,如情景剧表演、文明知识问答等。
七、活动流程:
1. 开场导入(5分钟)
由班主任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意义,激发学生兴趣。
2. 文明知识讲解(10分钟)
通过PPT或视频,向学生展示文明行为的具体表现,如:不乱扔垃圾、不说脏话、排队有序、尊敬师长等。
3. 情景剧表演(15分钟)
各小组根据生活中的真实场景编排小品,如“在公交车上让座”、“课堂纪律”、“食堂就餐”等,通过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明行为的重要性。
4. 文明小标兵分享(10分钟)
邀请班级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讲述自己如何做到文明有礼,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。
5. 互动问答(10分钟)
开展“文明知识竞赛”,以抢答形式提问,内容涵盖日常礼仪、公共秩序、校园规范等,答对者给予小奖励。
6. 承诺签名(5分钟)
全体学生在“争做文明小学生”承诺书上签字,表达自己践行文明行为的决心。
7. 总结提升(5分钟)
班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,强调文明行为的重要性,并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,争做文明小使者。
八、活动延伸:
1. 在班级设立“文明监督岗”,由学生轮流担任,监督同学的日常行为;
2. 鼓励学生撰写“我的文明日记”,记录每天的文明行为;
3. 定期评选“文明小标兵”,树立榜样,激励更多学生参与。
九、注意事项:
1.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,避免拥挤和喧哗;
2. 教师应积极参与,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明内涵;
3. 活动结束后,及时整理相关资料,为后续工作积累经验。
十、预期效果:
通过本次主题班会,学生能够更加明确文明行为的标准,增强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。同时,活动也将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,为构建和谐、文明的校园环境奠定坚实基础。
——“争做文明的小学生”主题班会活动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