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阅读答案附赏析】贯休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僧,他的诗风清奇脱俗,常以自然景物寄托内心情感。其中,《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·其二》便是其代表作之一,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。
一、原文
《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·其二》
犬子欲将篱落补,
野梅已过小桃红。
邻翁不识城中客,
笑指柴门说此风。
二、阅读理解题及答案
1. 诗中“犬子”指的是什么?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
答:诗中的“犬子”并非实指狗的孩子,而是诗人自谦之词,意为“我的儿子”。此处用以表达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亲近与认同,流露出一种闲适淡泊的心境。
2. “野梅已过小桃红”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?有何作用?
答:这句描绘的是春末夏初的景象,野梅已经凋谢,而小桃开始盛开,象征着季节更替,时光流转。同时,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关注,为后文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田园氛围。
3. “邻翁不识城中客”一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?
答:这句话表明诗人来到乡村,当地的老人并不认识他,说明他并非本地人,可能是一位远离尘嚣的隐士或游历者。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与陌生感。
4. 结合全诗,分析“笑指柴门说此风”的含义。
答:“笑指柴门说此风”描绘了邻居老翁指着柴门向诗人讲述这里的风俗与生活。这一细节表现了乡村居民的热情好客,也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融入。
三、诗歌赏析
《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·其二》是一首描写乡村春日景色与人文风情的诗作。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画卷,展现出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。
诗中,“犬子欲将篱落补”一句,虽语带自谦,却透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亲近;“野梅已过小桃红”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,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余韵。后两句通过“邻翁”的形象,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淳朴与人情味,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。
贯休在这首诗中并未直接抒发个人情感,而是通过景物与人物的描写,含蓄地传达出对自然的赞美、对乡土的眷恋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。语言质朴,意境深远,展现了其作为诗僧的独特审美与思想境界。
四、结语
《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·其二》虽短,却意蕴丰富,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,更是一曲对田园生活的深情礼赞。贯休以诗为镜,映照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,读来令人回味无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