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精选范文 >

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《网上交友新时空》教案(含-(360...)

更新时间: 发布时间: 作者:谢君舟

一、教学目标

1. 知识与技能

- 了解网络交友的常见形式和特点。

- 掌握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安全、理性交友的基本方法。

2. 过程与方法

- 通过案例分析、小组讨论等方式,提升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。

- 培养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意识和能力。

3.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
-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友观,增强自我保护意识。

- 倡导积极、健康的网络交往方式,远离不良信息和网络陷阱。

二、教学重点与难点

- 重点:理解网络交友的利与弊,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。

- 难点:如何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保持清醒判断,避免受到不良影响。

三、教学准备

- 教师准备:多媒体课件、相关案例视频、网络交友安全指南资料。

- 学生准备:提前思考自己或身边人是否有过网络交友的经历,并记录下来。

四、教学过程

1. 导入新课(5分钟)

教师通过提问引入主题:“你们有没有在网上认识过朋友?你对网络交友有什么看法?”

播放一段关于青少年因网络交友而遭遇诈骗的短视频,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。

2. 新课讲授(20分钟)

- (1)网络交友的特点

介绍网络交友的便捷性、广泛性和匿名性,同时指出其潜在的风险。

- (2)网络交友的利与弊

分组讨论并总结网络交友带来的便利和可能存在的问题,如隐私泄露、虚假身份、网络欺凌等。

- (3)如何安全地进行网络交友

教师讲解以下几点:

- 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;

- 谨慎对待陌生网友的邀请;

- 遇到问题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求助;

- 使用正规平台,避免进入不安全的社交群组。

3. 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(15分钟)

设置几个典型场景,如“网友约见面”、“收到不明链接”、“被网络暴力”等,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,体验不同情境下的应对方式。

4. 总结与反思(5分钟)

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,强调网络交友需谨慎、理性、有底线。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,提升网络安全意识。

5. 作业布置

- 写一篇短文《我眼中的网络交友》,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观察,谈谈对网络交友的看法。

- 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份“家庭网络使用公约”,增强家庭监管意识。

五、教学反思

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、互动讨论和情境模拟,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代入感。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引导,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。

六、板书设计

```

网上交友新时空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
│ 优点:便捷、广泛 │
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
│ 缺点:风险高、难辨真伪 │
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
│ 安全建议:保护隐私、谨慎交往 │
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```

七、教学资源推荐

- 《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手册》

-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相关课程

- “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”官网

八、附录

- 《网络交友安全小贴士》

- 《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》

- 《网络交友常见骗局识别指南》

通过本课的学习,希望学生能够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具备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我保护能力,真正实现“网上交友新时空”的安全与理性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