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李峤的中秋夜全文】李峤是唐代著名诗人,其作品多以咏物、抒情为主,语言典雅,意境深远。《中秋夜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,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。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简要分析。
一、原文
《中秋夜》
李峤
桂魄初生秋露微,轻罗已薄未沾衣。
银蟾动影随波起,玉镜浮光逐浪飞。
风送幽香传远岫,月移花影上窗扉。
此时对景难成寐,独坐长宵思故扉。
二、
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中秋夜晚的静谧与美丽。诗中运用了“桂魄”、“银蟾”、“玉镜”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清冷高雅的氛围。诗人借景抒情,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。
三、诗歌分析表
诗句 | 解析 |
桂魄初生秋露微 | “桂魄”指月亮,描绘中秋之夜月亮初升,秋露微凉,营造出宁静的氛围。 |
轻罗已薄未沾衣 | 表示天气虽凉,但衣衫单薄,暗示诗人独处之感。 |
银蟾动影随波起 | “银蟾”为月亮别称,形容月光在水面上荡漾,画面灵动。 |
玉镜浮光逐浪飞 | 用“玉镜”比喻月亮,月光随着波浪起伏,充满诗意。 |
风送幽香传远岫 | 秋风带来远处的香气,增添中秋夜的清新与神秘。 |
月移花影上窗扉 | 月光下花影移动,映照在窗前,体现夜的静谧与美感。 |
此时对景难成寐 | 面对如此美景,难以入眠,表现诗人内心的触动。 |
独坐长宵思故扉 | 孤独地坐在深夜,思念故乡,情感真挚动人。 |
四、结语
《中秋夜》不仅是一首写景诗,更是一首抒情之作。李峤通过对中秋夜景的细致描绘,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。全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唐代中秋题材诗歌中的佳作。
以上就是【李峤的中秋夜全文】相关内容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