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七年级语文《回忆鲁迅先生》教案及原文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,鲁迅的作品一直是重点内容之一。《回忆鲁迅先生》是萧红所写的一篇散文,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,展现了鲁迅先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让读者感受到他平易近人、充满智慧的一面。这篇文章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与思想,还能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。
以下是《回忆鲁迅先生》的原文节选:
《回忆鲁迅先生》(节选)
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,是从心里发出的欢喜。他常常说:“我好像一个没有家的流浪汉。”可是他并不寂寞,因为他有朋友,有学生,有无数关心他的人。
他走路很轻快,脚步声像风一样,从不拖泥带水。他说话的声音不高,但每一句话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他不喜欢大声喧哗,也不喜欢浮夸的言辞。他喜欢安静,也喜欢在安静中思考。
他吃东西很简单,不讲究,也不挑剔。他常常吃馒头、咸菜,有时还喝点茶。他说:“吃得简单,活得自在。”
他工作起来非常认真,从不马虎。他写文章时,常常一坐就是好几个钟头,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,仿佛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。
他待人温和,从不摆架子。他喜欢和年轻人聊天,听他们讲自己的想法,也常常给他们鼓励和建议。
这篇课文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,语言朴实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。通过学习本文,学生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,理解他在平凡生活中的伟大精神。
教学目标:
1. 理解课文内容,掌握文章的主要人物形象。
2.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。
3. 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与人格魅力。
4.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。
教学重难点:
- 重点:理解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后人的影响。
- 难点: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传达的思想感情。
教学过程设计:
1. 导入新课
通过提问“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什么样的?”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鲁迅的形象,激发学习兴趣。
2. 整体感知
教师朗读课文,学生边听边思考:文章写了哪些关于鲁迅的事情?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?
3. 文本分析
分段讲解课文,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鲁迅动作、语言、外貌等细节的句子,并分析这些细节如何体现他的性格。
4. 合作探究
分组讨论:为什么作者要写鲁迅的日常生活?这对我们认识鲁迅有什么帮助?
5. 拓展延伸
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,谈谈自己身边是否有类似鲁迅这样的人,或者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。
6. 总结提升
引导学生回顾全文,总结鲁迅的精神品质,强调学习鲁迅的重要性。
7. 作业布置
写一篇短文,以“我眼中的鲁迅”为题,结合课文内容和个人感受进行表达。
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,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,还能在情感上与鲁迅产生共鸣,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鲁迅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