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走月亮教学设计】一、教学目标:
1. 知识与技能:
- 理解课文《走月亮》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。
- 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,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- 学习作者通过细腻描写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。
2. 过程与方法:
- 通过朗读、讨论、品析等方式,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。
-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。
3.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
- 感受作者在月光下与母亲散步时的温馨与幸福。
- 激发学生对自然、亲情的热爱与珍惜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:
- 重点: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,体会“走月亮”所蕴含的深情厚意。
- 难点: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传达内心情感。
三、教学准备:
- 教师:多媒体课件、课文录音、相关图片资料。
- 学生:预习课文,查找关于“走月亮”的相关背景知识。
四、教学过程:
(一)导入新课(5分钟)
1. 情境导入:
展示一幅月夜下的小路图,配以轻柔的音乐,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走在月光下的情景。
提问:“如果你一个人走在夜晚的田埂上,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?”
2. 揭示课题:
板书课题《走月亮》,并提问:“你认为‘走月亮’是什么意思?为什么作者要写‘走月亮’呢?”
(二)初读感知(10分钟)
1. 自由朗读:
学生自由朗读课文,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,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。
2. 整体感知:
提问:
- 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?
- 作者和谁一起“走月亮”?
- 在“走月亮”的过程中,作者感受到了什么?
3. 词语积累:
教学生字词:如“溪水”、“银亮”、“洒落”等,结合语境理解其含义。
(三)精读品析(20分钟)
1. 分段细读:
分段朗读课文,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,重点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。
2. 重点句赏析:
- “月光像流水一样,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。”
引导学生体会比喻的妙处,感受月光的柔和与宁静。
- “我们走着,走着,月光洒在我们的肩上。”
引导学生体会母子之间的温情与陪伴。
3. 情感体验:
设计小组讨论:
- 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,你愿意和妈妈一起“走月亮”吗?为什么?
- 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在夜晚散步的经历?说说你的感受。
(四)拓展延伸(10分钟)
1. 联系生活:
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在夜晚散步的故事,增强情感共鸣。
2. 仿写练习:
请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,写一段描写“走月亮”的情景,注意使用比喻、拟人等修辞手法。
(五)总结升华(5分钟)
1. 回顾课文:
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,总结作者通过“走月亮”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与感激之情。
2. 情感升华:
教师总结:
“走月亮”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散步,更是一段充满温情的记忆。希望同学们珍惜与亲人共度的每一个夜晚。
(六)布置作业(2分钟)
1. 基础作业:
完成课后练习题,抄写生字词并造句。
2. 拓展作业:
写一篇短文,题目为《我和妈妈走月亮》,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。
五、板书设计:
```
走月亮
↓
自然美景 —— 温馨亲情
比喻、拟人 —— 情感表达
月光洒落 —— 陪伴与爱
```
六、教学反思(可选):
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,感受作者的情感,激发了学生对自然和亲情的热爱。在今后的教学中,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,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。